亳州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农机手田间竞技保粮食颗粒归仓
亳州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农机手田间竞技保粮食颗粒归仓
亳州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农机手田间竞技保粮食颗粒归仓大皖新闻讯 5月25日上午,2025年亳州市暨蒙城县小麦(xiǎomài)机收减损(jiǎnsǔn)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蒙城县庄周(zhuāngzhōu)街道东光社区的麦田里(lǐ)火热开赛。农机手们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中展开了一场“减损增效”的田间较量。
随着裁判长(cáipànzhǎng)挥旗发令,农机手们迅速推动操纵杆,锯齿状割台精准切入(qiērù)麦秆根部,麦粒如流水般涌入粮仓。“既要传承老把式的经验,更要掌握卫星定位的精度。”一位有着(yǒuzhe)10多年驾龄的农机手告诉记者,如今的收割已从“粗放作业”转向“智慧化精细操作(cāozuò)”。
比赛现场,裁判组在每台收割机作业后的田块随机划定2平方米区域,工作人员跪地仔细捡拾散落麦粒,用电子秤称重计算损失率。“作业速度(sùdù)每提升一档,损失率就可能增加0.1%。”裁判员(cáipànyuán)王凯指着麦茬解释(jiěshì)道。蒙城县农机(nóngjī)中心主任毕正林介绍,全县(quánxiàn)199万亩小麦,机收损失率每降低0.1%,相当于增产百万斤粮食。
目前,蒙城县(méngchéngxiàn)已构建“行政推动+标准引领(yǐnlǐng)+培训支撑”的减损体系,农机(nóngjī)总动力达272万千瓦,小麦机收损失率连续三年控制在1.2%以下。随着比赛落幕(luòmù),该县夏粮抢收全面启动,计划投入(tóurù)5900余台收割机,力争4天完成小麦抢收,7天完成160万亩玉米播种,确保颗粒归仓、稳产增收。
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(zhānghóngjīn) 通讯员 王盈盈

大皖新闻讯 5月25日上午,2025年亳州市暨蒙城县小麦(xiǎomài)机收减损(jiǎnsǔn)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蒙城县庄周(zhuāngzhōu)街道东光社区的麦田里(lǐ)火热开赛。农机手们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麦浪中展开了一场“减损增效”的田间较量。

随着裁判长(cáipànzhǎng)挥旗发令,农机手们迅速推动操纵杆,锯齿状割台精准切入(qiērù)麦秆根部,麦粒如流水般涌入粮仓。“既要传承老把式的经验,更要掌握卫星定位的精度。”一位有着(yǒuzhe)10多年驾龄的农机手告诉记者,如今的收割已从“粗放作业”转向“智慧化精细操作(cāozuò)”。

比赛现场,裁判组在每台收割机作业后的田块随机划定2平方米区域,工作人员跪地仔细捡拾散落麦粒,用电子秤称重计算损失率。“作业速度(sùdù)每提升一档,损失率就可能增加0.1%。”裁判员(cáipànyuán)王凯指着麦茬解释(jiěshì)道。蒙城县农机(nóngjī)中心主任毕正林介绍,全县(quánxiàn)199万亩小麦,机收损失率每降低0.1%,相当于增产百万斤粮食。

目前,蒙城县(méngchéngxiàn)已构建“行政推动+标准引领(yǐnlǐng)+培训支撑”的减损体系,农机(nóngjī)总动力达272万千瓦,小麦机收损失率连续三年控制在1.2%以下。随着比赛落幕(luòmù),该县夏粮抢收全面启动,计划投入(tóurù)5900余台收割机,力争4天完成小麦抢收,7天完成160万亩玉米播种,确保颗粒归仓、稳产增收。
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(zhānghóngjīn) 通讯员 王盈盈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